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电诈“黑手” 筑牢反诈防线
时间:2025-01-0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老师,如果我的手机卡被别人借去了,我会被抓起来吗?”

“如果只是借你的手机进行正当的活动,你当然不会被抓起来。但是,如果你明知他人借走你的手机是用于从事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然出借给别人,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拨打电话、发送信息等帮助,你可能会成为诈骗罪的共犯或者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犯罪嫌疑人,从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学生群体由于好奇心强、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在校学生防骗、识骗能力,11月21日,郸城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干警张萍萍前往县英才高中,进行电信防诈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法治课上,张萍萍以“远离电诈犯罪,守护美好未来”为主题,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从犯罪的成本、电诈犯罪中学生容易参与的环节、如何远离电诈犯罪等方面入手,结合近两年郸城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为师生详细讲述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种类、惯用手法及防范措施,揭露了发生在学生身边利用网络购物、游戏装备、兼职刷单等手法实施的骗局,并针对不同形式的诈骗向同学们具体讲解了防范措施,提醒学生们不要被假象迷惑,更不要因贪图小便宜上当受骗,要正确管理个人的手机卡、银行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既不做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帮凶,也不成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目标,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

“我们要像检察官说的那样,养成良好的防范意识,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卡和银行卡,同时我也会减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不沉迷于网络,不轻信购买游戏装备等信息。”这节法治课,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了解,并掌握了多种防范方法。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翻新快、诱惑大,一些学生涉世未深、法治观念淡薄,容易上当被骗,或被拉拢利诱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工具人”,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郸城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校园法治宣传,提高学生们对电信诈骗的了解,提升学校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筑牢校园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安全。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